新闻动态
2009年相声名家李文华追悼会:姜昆布置灵堂,郭德纲于谦长跪不起
发布日期:2025-03-08 19:07    点击次数:83

2009年,大家喜爱的相声大师李文华因为生病离开了我们,他那时82岁。

在李文华家里,他的老朋友姜昆亲自帮他设置了告别厅,并且送上了一幅亲手撰写的悼念对联。

在追悼会上,郭德纲忍不住流下了眼泪,声音颤抖地说:“李文华老师,下辈子咱们还得一起搭档说相声啊!”

于谦和李文华是师兄弟,他在李文华的灵位前,一直跪着久久不起。

【著名相声名家——李文华】

在相声世界里,挺有名的风格流派包括侯宝林那一派、马三立那一派等等,而说到马三立的徒弟,不得不提的就是擅长捧哏的李文华。

在中国的相声圈里头,有个用来分辈分的“家谱”。李文华拜了马三立为师后,他的名字就能写进这家谱里,这样一来,他就成了相声界的第六辈相声艺人了。

1927年,李文华在北京呱呱坠地,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,他打小就爱听那些传统玩意儿,像莲花落、太平歌词、快板,还有逗乐的相声。

在曲艺文化的影响下,李文华空闲时会自个儿琢磨着说单口相声,等他长大以后,说相声就成了他藏在心里头的一个美好愿望。

1949年的时候,机缘巧合下,李文华涉足了一些业余的文艺表演,在台上,他既会打快板,又能讲相声,演戏也不在话下,很快,他就成了北京市工人业余活动里的佼佼者。

起初,李文华最拿手的是打快板,在工厂的文艺团队里,他还被大家亲切地称为“快板高手”。尽管快板让他出了名,但李文华心里最爱的,其实是说相声。

他表演的相声《请医生》在全国职工首次曲艺大汇演中大放异彩,成了大家喜爱的节目;他还自己写剧本并主持了话剧《挑战》,这出戏后来被艺术团带到了北京的大舞台上。

新中国成立后,李文华仿佛鱼儿得水,他积极参加了夜校学习,恶补文化知识。在1956年到1960年这几年里,他两度登上全国职工汇演的大舞台,头一回说相声就拿了个头奖,还结识了马季,这让李文华乐开了花。

不过到了1960年,一次偶然的机会,让他正式迈进了说相声的大门,这成了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。

这一年,李文华再次登上了全国职工业余文艺汇演的舞台,这回他带来的表演是打快板。

没想到,就在北京市代表队要上台表演的时候,原先那个专门逗乐子的相声演员突然来不了,这可把代表队的领导急坏了,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。

正当大家发愁没办法的时候,有人向代表队领导提议让李文华来试试。领导听后,立刻去找了李文华,直接问他:“你能不能胜任逗哏的搭档呢?”

说相声的时候,一个逗乐一个捧场,通常逗乐的是主角,捧场的是配角,逗乐的人更主动些,捧场的人就稍显被动,只有当逗的和捧的配合默契,表演才会精彩绝伦。

尽管李文华没当过逗哏的搭档,可由于多年来对相声情有独钟,他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。

他一点头,脸上满是坚定:“我能行!”

于是,被“硬推上台”的李文华不分昼夜地辛苦排练,他的辛勤付出终于在表演时收获了热烈的反响。

观众们笑得前仰后合,掌声连连不断,这让李文华着迷不已。从那以后,他就真心喜欢上了做相声里的配角。

就在那会儿,相声大师侯宝林的老搭档郭启儒年纪已经很大了,广播艺术团的头儿王力叶心里急啊,想着得给郭启儒找个接班人,于是他立马就想到了李文华。

加入说唱团以来,李文华一直都是负责搞笑逗乐的那个角色。他的演出挺棒,观众也很买账,不过呢,比起逗乐的主角,帮他搭腔的配角倒是不太多见。

得知这事儿,李文华回想起自己头一回做捧哏的那场表演,观众们的反应,简直就是给他最大的鼓励。

于是,他果断地表示,打算换个角色,从舞台上逗大家乐的主角,变成帮衬捧场的配角。

之后,李文华拜相声大师郭启儒为师,学起了如何当好配角。郭启儒老师告诉他:“做个出色的捧哏,声音得适中,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;时机得拿捏准,早了晚了都不行;台词得一字不差,漏掉一点或者念快了都不行。”

李文华把这段话牢牢记在脑海里,为了把捧哏练得更地道,他还特意跑到老百姓中间,专心去学那些充满生活味的口语。

在说唱团队里,李文华差不多给每个人都当过“绿叶”,像是侯宝林、马季、郝爱民、姜昆这些大咖,他都搭档过。

为了让自己的相声成为别人的亮点背景,李文华常去找那些资深的相声老手请教。每当他们上台说相声,李文华就在台下认真学习,细心观察每位主角的表演特色和不同之处。

有一次,李文华和侯宝林刚合作完表演,没想到观众们掌声热烈得跟打雷似的,一个劲儿喊着让他们再演一个。

侯宝林即兴来了一段演出,这次他没跟李文华提前对过台词,可李文华接得既快又好,逗得观众们掌声连连,笑声不断。

表演结束后,侯宝林夸赞着李文华,好奇地问道:“文华啊,咱俩之前可没排练过这段,你咋就把哏接得这么妙呢?”

李文华挠挠头,有点害羞地说:“每当您和郭全宝老师对戏的时候,我就悄悄在旁边瞧着呢。”

说唱团里的“逗哏”和“捧哏”组合经常变,有阵子,团里让李文华和马季搭个伴,没想到,他俩配合起来特别默契,观众特别喜欢他们的表演。

可没多长时间,团领导突然间把李文华换了下来,让另一个人跟马季合作。说实话,这样的变动对李文华多少有点冲击,但他一点怨言都没有,很快就听从了上级的安排。

后来,李文华又和好几个“捧哏”陆续合作过。到了1978年,比李文华年轻二十多岁的姜昆突然找到他,问:“李老师,咱俩能不能搭档演一段呢?”

李文华赶忙点头,痛快地说:“没问题,咱们这就开始吧。”

姜昆跟李文华合作了一阵子,越来越觉得李文华合得来,他对李文华特别尊重。排练的时候,他们俩很少会有大的争执。

李文华对姜昆也很有好感,他觉得姜昆特别机灵,很乐意做姜昆背后的支持者,好让姜昆能够大展身手,闪闪发光。

不过,红花和绿叶就像是一对搭档,少了哪一个都不够完美。

李文华和姜昆搭档后,很快就火得不行,成了大家眼里的“最佳拍档”。有次休息时,姜昆逗李文华说:“老李,以前领导让您干啥您就干啥,以后要是领导想给您换个搭档,您可千万别答应。到时候,您就告诉领导,是我姜昆黏上您了,您呢,也舍不得我姜昆,咱俩就绑一块儿了......”

在逗哏搭档里,郭启儒亲切和善,赵世忠沉稳大方,赵炎则爽朗风趣,各有各的长处。

不过说到李文华,挺多人都说他挺“低调幽默”的,对于这点,李文华很谦逊地说,这是大家给他的极高赞誉。

这位不起眼的小老头儿,身体里好像有着使不完的劲儿,说话总能让人大吃一惊。他真的是个很棒的相声大师,但当记者想采访他时,他却总是摆摆手,谦虚地说:“你们去关注那些更值得报道的人吧,别关注我。”

【因癌症退出相声舞台】

姜昆讲道,在李文华离开相声界这十多年间,他几乎天天都得回答这类问题:“你咋不跟李文华搭档了呢?”、“你还打算和李文华一起说相声不?”要么就是,“李文华咋不说相声了呢?”

姜昆心里头苦啊,李文华没法继续说相声了,真的是没办法的事。

要不是因为得了癌症,他不会放弃自己钟爱了一辈子的说相声事业。

姜昆回想起初见李文华的那一刻,那时李文华已经47岁高龄,而他自己还不到而立之年。

李文华和郝爱民跑到东北兵团去说相声,那会儿姜昆在宣传队里忙活。等李文华和郝爱民说完相声,他俩乐呵呵地在观众席里溜达,就在这时,姜昆瞧清楚了李文华的模样。

李文华一笑,脸上就堆满了深深的皱纹,活脱脱一个调皮捣蛋的“老顽童”,大伙儿都挺稀罕他的,因此他一靠近,掌声就响得跟放鞭炮似的。

当姜昆加入说唱团那会儿,李文华正碰上个挺为难的事儿。团里头有些领导觉得李文华模样“普通”,嗓子也没年轻人那般响亮,于是就安排他去做了办公室主任。

那时候的说唱团队,大都是年轻人配年轻人,李文华因为年纪较大,跟谁都有点不太搭调。

有一次,唐杰忠,也就比李文杰年长一点点,满心遗憾地讲道:“要是不让李文华讲相声,那不就等于要了他的魂儿嘛!他实在是太痴迷于说相声了!”

听到角落里传来的这话,姜昆突然有了个主意,心想:既然别人不和他组队,那他或许可以和我一起搭档呢。

心里有了个念头,可咋跟李文华开口呢?那时候,李文华已经是大名鼎鼎的老前辈了,姜昆呢,还只是个刚踏入行当的新人。

姜昆心里七上八下地去找了李文华,跟他表达了自己想和他一起搭档的意愿。李文华听完,既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,只是说:“只要领导点头,跟谁搭档我都乐意。”

真让人惊讶,这一老一小搭档起来,没多久就火了,迎来了属于他们的辉煌时期。

成名之后,有一次,姜昆在接受访问时被问到,让他说说自己眼里李文华是个什么样的人。

姜昆犹豫了好久,最后用一句简单的话说了他和李文华的关系:他既是我的师父,也是我的伙伴。

李文华和姜昆是说相声的好搭档,他们在全国各地都很火,一起演了很多大家都爱听的精彩段子。有人讲,是李文华带火了姜昆,姜昆听了这话,觉得很在理。

后来有人评价道:“姜昆年轻又有才,能在节目里大展身手,关键就在于他旁边有个特别靠谱稳当的搭档。”

在新时代的相声舞台上,李文华与姜昆的组合,堪称当时相声搭档里的佼佼者之一。

李文华讲了三十多年的相声,直到过了五十岁,才火得一塌糊涂。不过啊,他的走红可不是突然之间,而是靠了好多年的磨练和积累,这才有了后来大红大紫的时候。

全国各地的相声搭档们,都觉得李文华那种“闷逗乐”特别火,纷纷开始学起他的样子来。

按照李文华的说法:“我能有今天,多亏了相声,多亏了年轻人,还得多亏姜昆。”

尽管李文华是这样讲的,可在不少人看来,姜昆和李文华就像是互相搭台的伙伴,他们俩能红,靠的是彼此的共同努力。

可谁又能料到,这对配合默契的“绝佳组合”,其实一起工作的时间并不久。

1981年,李文华和姜昆一起演完了一场相声。演完之后,姜昆感觉这次的表演好像没那么逗乐了。他仔细想了想,才意识到原来是李文华说话的声音没那么响亮了。

姜昆提议李文华去医院瞧瞧,可李文华却挥了挥手,一脸无所谓地说:“嘿,我早查过了,大夫让我歇歇嗓子,别说话了。”

姜昆大吃一惊:“您啥时候当的医生啊?咋没跟我说呢?”

李文华回答道:“差不多一个月前那会儿。”

姜昆后悔自己太粗心,要知道在那个李文华嗓子不舒服的时候,他们俩愣是演了二十多场相声呢。

但是,李文华对自己的身体情况心里是有数的。

李文华打小就落下哮喘的毛病,碰到嗓子不舒服或是小感冒啥的,他都硬挺着过去了;要是嗓子实在疼得要命,他就找同事讨片药,咽下去后,接着上台表演。

1982年的时候,李文华的嗓子问题已经很厉害了,他去医院瞧了瞧,大夫跟他说,嗓子里长了些小肉疙瘩。

息肉其实不难对付,做个小手术摘掉就好啦。李文华做手术那会儿,姜昆一直陪着他,忙这忙那的。

手术做得很顺利,不过术后有个规定,得安静半个月不能说话,但李文华怎么可能耐得住性子呢?

经过姜昆的一番劝说,他终于肯放下工作休息几天。但等身体一恢复,李文华就急着想重回舞台了。

可以说,李文华的嗓子从普通的息肉变成了癌症,主要还是因为他太过忙碌,没顾上好好照顾。

做完声带息肉手术后,李文华和姜昆继续搭档说了好一阵子的相声。不过,李文华没太在意保护嗓子,结果吃了大亏。到了1983年,他去医院复查时,医生告诉他得了喉癌。

1985年的时候,姜昆实在是忍不住了,就对李文华讲:“李老师,您真得赶紧去做手术啦。”

姜昆一番劝说,李文华只好答应动手术。到了医院,一听说要做的是整个喉咙切除的手术,他们俩的脸色顿时就沉了下来。

姜昆心里很清楚,一旦李文华接受了全喉切除手术,他就再也不能开口说话了,也无法继续在舞台上为他钟爱的表演事业贡献力量了。

姜昆作为说唱团的负责人,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了名,可当看到李文华被缓缓推进手术室时,他眼泪立马就止不住了。

对一个说相声的人来说,失去整个喉咙那打击可太大了,手术后好一阵子,李文华都很难接受这个新情况。

他出门时会挂个牌子在身上,牌子简单写着:“我声带没了,说不了话,免得打扰大家。”

想学说话,李文华特意跑到北京的无喉者声音恢复班练习。他得努力让食道来发声,练习的过程特别不容易,但他风雨无阻,始终坚持每周两次去康复班,从没间断。

1985年,李文华成了相声界十大笑星里的一员,可遗憾的是,当他拿到这个大奖时,嗓子已经不行了,没法再用大家喜欢的声音说声“谢谢”给大家听了。

有一次,姜昆在朱军的访问中提到,那时候李文华已经不再说相声了。朱军就好奇地问姜昆:“要是以后有机会,你还想不想再和李文华一起搭档说相声呢?”

姜昆不假思索地说:“那肯定行啊!”

真让人意外,节目组悄悄准备了个“大惊喜”,在一片热烈的掌声里,李文华慢悠悠地登场了。

说到请李文华来参加节目,节目组的导演都很有感触地说:

当我打电话请李文华老师来参加节目时,首次听到了他全喉切除手术后的说话声。那声音特别嘶哑,每吐出一个字都得喘口气,喘着粗气。以前,李文华老师的声音总是伴随着爽朗的笑声,但这次,我心里头只剩下想掉眼泪的感觉......

【82岁去世,享尽身前身后名】

2008年,年迈的李文华终于圆了自己长久以来的一个梦想,那就是能够作为相声界的一员,被正式记录在相声宗谱里。

那一年,他还拿到了一个很有分量的终身荣誉,叫牡丹奖。

在说相声这行里,有个没写成规矩的习惯,那就是没正经拜过师傅的,外面的人就不觉得你是正宗的相声弟子。可李文华不一样,在整个相声界,没有一个人不敬重他,也没有一个人不喜爱他。

可是,随着年纪的增长,李文华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,到了晚年,他基本上都在病床上度过。

2009年5月份,李文华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,那时候他已经躺在医院里了,每天能清醒过来的时间很短。

不过,在他那几天稍微清醒点,也就是快不行的头几天,他跟来到医院探望的老朋友们讲:“等我身体稍微恢复点,咱们再一块儿听场相声。”

可遗憾的是,李文华和他的那些老朋友,终究还是没能盼来这一天。

2009年5月15号,那天是给李文华举办的告别仪式。

在李文华的告别仪式上,姜昆最先到达,他和李文华的亲人并肩而立,一身黑衣的他,脸上满是难过与留恋的神情。

这次姜昆不是以朋友或伙伴的身份出现,而是作为李文华家人的一员。

尽管只一起工作了几年的时间,但对姜昆而言,李文华就像是比亲人还要亲的人。

瞅着以前老伙伴的遗照,姜昆不由得泪流满面。

在李文华家中,姜昆亲自为老朋友布置起了告别的场所。这一路上,姜昆脸上的难过明明白白写着,好几回,只要一看到李文华的遗照,他心里就不由自主地泛起一股深深的哀伤,感觉什么都做不了。

他能给李文华做的最后一点事,就是自己动手为他写上一副悼念的对联。

挽词写道:“永远保持工人朴实本质,真是大家的好榜样”,“一辈子忠于相声艺术,是这一行的大家”,横批为“李文华老师永垂不朽”。

姜昆心里暗暗发誓:“李老师,您安心走吧,剩下的事儿我们会打理好的,绝对不让您最爱的相声艺术衰败下去。”

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也来到了现场,他说起,德云社刚开始起步那会儿,李文华老先生给了不少帮助。现在听到李文华老先生去世的消息,郭德纲心里也怪不是滋味的。

望着李文华的遗照,郭德纲心痛难忍,感叹道:“相声这行当,真的再也承受不起有人离开了!”

现在的德云社里,还放着一张李文华和郭德纲的合照,照片上,他们俩笑着握手,谁能想到,现在照片里的人已经有一位不在了。

在李文华的遗像前,他的师弟于谦也跪下来告别。头发全白的唐杰忠,在亲戚朋友的搀扶下,摇摇晃晃地走进了灵堂。冯巩看起来很累,李金斗满脸悲伤,许多相声界的年轻人都来参加追悼会,想要亲自送李文华最后一程。

除了李文华相声圈里的朋友,还有差不多上千位左右的邻居街坊,也都主动来到悼念现场为他送别,从这能看出,李文华的离世,真的让好多人心里头难以接受。

这位一辈子都在说相声的老前辈,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:“我这一辈子啊,就干了这一件事,感觉还挺对不起大伙儿的。”

大家都爱听相声,我呢,就爱说相声,这辈子说相声还没说腻呢,要是真有下辈子,我还得接着给你们逗乐子。

姜昆在李文华走后,尝试过和不少新伙伴搭档说相声。有时候,当他站在台上讲段子,脑子里会突然闪过那个总爱“憋着乐”的老搭档的身影。

2022年10月,姜昆迎来了72岁的生日。尽管年纪已经不小,但他心里还住着个“顽皮老头”。跟好多追求时尚的年轻人一样,姜昆也在短视频社交平台上开了自己的账号。

2022年11月30号,姜昆发出了自己的第一条小视频。他一加入,粉丝们可乐坏了。不仅如此,姜昆还会时不时地开直播,和粉丝们一起聊天唠嗑,这么宠粉丝,真是太棒了!

最近世界杯比赛超火,姜昆也跑到刘建宏的直播里凑热闹了,在12月11日中午,他和自己的粉丝还有热爱足球的朋友们一起聊起了球赛。

说到郭德纲,他一手创办的德云社现在依然非常火爆。11月11日那天,他还专门发了一条消息,庆祝自己在这个社交平台上待了十二年。

跟姜昆似的,郭德纲也搞了个自己的短视频地方,不过他不太关心最近的世界杯比赛,而是老爱发自己的单人说相声视频。一段不到十分钟的《秦琼观阵》,让粉丝们听得心里直痒痒,都急着“呼唤”郭德纲快点上台表演相声。

得说一下,郭德纲和于谦一起演的《窝头会馆》,在8月12号那天终于在天津大剧院开演了。这戏原本3月份就说要演,但因为好多没办法控制的事儿,拖到了8月。这回一上台,演员和观众都看得特别过瘾。

于谦呢,这阵子迷上了中国青年马大会,可能大家伙儿不太清楚,于谦除了讲相声这个“老本行”之外,还悄悄搞起了个“小生意”,那就是养马。

听说,于谦有个挺大的马场,足足有60亩地,里面养了十多匹赛马。在11月份的青年马大赛里,于谦的爱马“国王”表现出色,拿下了5岁马组的头名。更厉害的是,“国王”还带着伤呢,就这么赢了比赛,可把于谦乐坏了。

但是,于谦满心欢喜的时候,他的粉丝们可没忘提醒他:别忘了跟你的老伙伴来段逗趣的相声哦!

瞧着那些相声老艺术家们年纪渐长,时不时会勾起众多相声爱好者的回忆,想起已故的李文华先生。

要是他在天上地下看着,发现相声还没过时,心里头肯定乐开了花。

【来源:】

王峥担任主编写了一本书,名叫《艺术人生:我们时代的明星成长故事2》,这本书出版于2002年。

郭德纲向李文华行礼致敬:相声界又痛失一位大师(附图)